壹、前言
現今社會很多資訊是透過媒體去了解發生事件,所以相對的媒體的有決對的重要,由其是國際間所發生的即時新聞事件。如此看來記者的素質及文筆顯得更為重要!
貳、E事件
狂牛症的潛伏期很長,可能長達好幾年,但是一旦發病,牛隻便會在幾個星期內死亡,患病的牛隻會先出現驚恐及易被激怒的狂牛行為,慢慢的變得行動困難、虛弱、然後死亡。牛死後經解剖發現大腦有萎縮的現象,及大量的神經細胞死亡。目前認為這些傳染性海綿樣腦病變的致病原因可能和一九八二年美國普西納(Stanley B. Prusiner)醫師所發現的傳染性蛋白粒子(prion)有關,此種病源蛋白粒子具抗熱性、又耐化學處理,也不易用蛋白酵素分解。
傳染性海綿腦病變可發生在多種哺乳類動物身上,除了牛(狂牛症)之外,其他如羊(搔羊症)、鹿、水貂皆可發現。人也不例外,發現在人身上的是庫賈氏症(Creutzfeldt-Jacob disease, CJD)及庫魯症(kuru)。人類的庫賈氏症可分為兩類,傳統型的庫賈氏症,與狂牛症無關。與食用狂牛症病牛製品有關的是新變型庫賈氏症(New variant Creutzfeldt-Jacob disease, CJD)。新變型庫賈氏症最早發現於一九九六年的英國。而早為人熟知的傳統型庫賈氏症早在一九二○年即已發現。兩者的腦部病理變化類似,但在臨床上的表現並不相同,傳統型庫賈氏症多發生於中老人,而新變型庫賈氏症則發生於年輕人(平均年齡廿九歲)。
新變型庫賈氏症的患者在剛開始時會出現一些精神科方面的症狀,如憂鬱、焦慮、及幻覺。慢慢地會出現走路不穩、行動困難、以及出現一些無法自主的肢體動作,最後終致智力衰退,精神障礙等癡呆症狀,多數患者在發病後一年內死亡。截至 二○○三年十二月一日 ,全世界共有一五三個確認的新變型庫賈氏症個案,其中一四三人來自英國、六人來自法國、一人為加拿大、一人為愛爾蘭、一人來自義大利、一個美國人,這些發病者當地都是狂牛病疫區(美國的個案搬家至美國之前是住於英國)。目前對狂牛症無藥物治療,所以預防是最重要的。
台灣以往的牛肉、牛奶是進口自加拿大、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等當時非狂牛症疫區。避免食用來自疫區受狂牛病變性蛋白質污染之牛羊的內臟、脊髓、骨頭等或避免使用相關製品如萃取自疫區牛羊之膠原蛋白的美容及醫療用品等是防治上最重要的方法。
參、事件訊號
‧國際間對美國牛肉的態度
根據美國農業部公布,自從美國政府宣布發現首例疑似瘋牛病以來,至今已經有25個國家和地區宣布禁止進口美國牛肉及其相關產品,美國的牛肉和肉牛出口量有可能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
美國農業部宣布,英國一家實驗室對美國這頭病牛的組織樣本進行了初步檢測並証實,美國境內的確出現了首例瘋牛病。這家實驗室還將對這頭病牛的組織樣本繼續進行一系列檢測。
獲悉這一消息后,阿根廷政府農牧食品質量監督檢疫局發言人宣布,由於美國瘋牛病病例已得到証實,該局已命令暫時中止進口美國牛肉及相關產品,以保証阿根廷的衛生安全。同日,拉脫維亞食品和檢疫局公共關系處和印度尼西亞農業部也分別發布消息說,基於同樣原因,他們將禁止從美國進口牛肉。此外,在英國實驗室尚未証實美國瘋牛病病例前,秘魯衛生部動植物檢疫局就已在宣布,從即日起禁止來自美國的牲畜及相關產品入境,牛、羊、鹿等牲畜及其肉、大腦、骨髓、內臟、扁桃體、神經和淋巴組織、胚胎以及由含有動物蛋白的肉粉、骨粉制成的牲畜飼料等均在被禁之列。作出類似決定的國家還有巴拿馬和約旦。這樣,已決定禁止從美國進口牛肉及其相關產品的國家和地區已達到25個。
肆、M記者的解讀
‧TVBS記者
‧韓國
(一) 2008/6/7 【CEO治國夢碎 李明博內閣擬總辭】
(二) 2009/7/16 【不景氣! 南韓人無奈改吃美國牛
(三) 2009/10/23 【進口美牛肉 南韓曾引發政治風暴】
‧日本
(一) 2005/12/05 【日本:用政治決斷的方式重開美國牛肉進口】
(二) 2005/12/13 【日重開放美國牛肉 台灣:還不急】
伍、S/E記者報導內容媒體
‧媒體:TVBS報章平面報導/電子新聞報導/電視新聞報導
一、 TVBS記者對於各國間對美國牛肉進口報導
‧韓國
(一) 2008/6/7 【CEO治國夢碎 李明博內閣擬總辭】
南韓總統李明博就任滿1百天,當初意氣風發就任,說要以CEO精神來治國,如今這個神話似乎已經幻滅,不僅李明博的聲望,從就任時的近8成支持率,跌到今天只有17.1%;李明博因為美國牛肉進口事件處理不當,還面臨親信幕僚要掛冠求去,甚至內閣打算總辭的危機,這位CEO總統現在是內外交迫。
數萬民眾持續要李明博下臺;這位標榜CEO治國的南韓新總統,終於向民眾低頭道歉。南韓總統李明博:「因為政府的疏忽,我在此向所有國民道歉。」
諷刺的是,就在100天前李明博也向民眾鞠躬,為的卻是勝選,只不過短短1百天,李明博聲望慘跌;就任第一天,李明博一度創下80%的超高支持率;但隨著經濟政策跳票,一路下滑到只剩一半,現在更因為美國牛肉事件,跌到只有17.1%。
(二) 2009/7/16 【不景氣! 南韓人無奈改吃美國牛】
南韓不久前因為進口美國牛肉,引發一波一波的街頭抗爭,很多人信誓旦旦說,絕對不吃美國進口的牛肉,現在很多人恐怕得跟現實低頭,南韓市面上販賣的美國牛肉,比韓國牛要便宜3成,經濟不景氣,很多南韓人儘管擔心會吃出病,但是為了省荷包,只好放棄消費習慣,改吃美國牛肉。
大塊大塊的牛肉,滿足南韓民眾的食慾,而肉販手上切的,其實也是韓國牛,美國牛肉重新開放進口,並不影響南韓人的選擇。韓國牛肉消費者:「韓國生產的牛肉比較安全,小孩、家人都可以吃。」
韓國牛肉店老闆:「客人都認為韓國產牛肉比較安全,也信任我們,所以我們不賣外國牛肉。」
不過和1、2個月前相比,南韓民眾反美國牛肉的聲浪,顯然小了很多,因為經濟持續不景氣,有越來越多肉販選擇用美國牛,來殺出一條血路。NHK記者:「這家店從這個月初,展開美國牛肉便宜賣的促銷。」
這家店的美國牛肉,價錢就要比韓國牛便宜3成,或許是因為價格真的划算,每天都可以賣掉1噸的牛肉。牛肉消費者:「比起韓國產牛肉,價格要便宜一些。」 牛肉店老闆:「就算沒有賺錢,想說開始打折促銷,搞不好能改變消費者的意識。」
雖然南韓媒體調查,還是有68%的南韓人,不願嘗試美國牛肉;不過在不景氣的時代,便宜的美國牛,也打動越來越多南韓人的心。
(三) 2009/10/23 【進口美牛肉 南韓曾引發政治風暴】
美國為了能將牛肉銷到韓國,去年在李明博就任後,就以簽訂韓美自由貿易協定來換取進口美國牛肉,結果引發南韓民眾恐慌與強烈反彈,大規模的抗議不斷,還演變成「倒李行動」,李明博的聲望由當選就職時的60%狂跌至20%,眾怒難熄,迫使他不僅親自向全國民眾道歉,南韓內閣也總辭,身陷上任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
成千上萬的南韓民眾,連續數日的接力抗議,爆發警民激烈的肢體衝突,失序場面不斷上演,這是去年4月新上任的總統李明博,准許美國牛肉恢復進口的決策,引發南韓民眾強烈反彈。
抗議越演越烈,最大規模時有超過10萬人參加,首爾連日因為抗議遭封鎖,失控的民眾,甚至直逼青瓦台。抗議民眾:「不只是牛肉的問題,也是民眾爆發對總統的不滿。」
當時上任3個多月的李明博,因為多項政策引起民眾不滿,民眾甚至稱他為「韓奸」。南韓總統李明博:「如果這是件國家議題,非快速解決不可,我應該更留心於人民的反應,更仔細聽人民要些什麼,我和政府對此感到深深歉疚。」
李明博親上火線忙滅火,面臨就任以來的最大難題,就在百萬人「倒李明博」活動登場前,南韓總理韓昇洙率領內閣閃電總辭,為李明博平息眾怒,不過仍壓不住這波倒「李」壓力。
美國在2003年發現狂牛病例後,南韓就禁止美國牛進口,去年美國以簽訂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以換取南韓進口美國牛肉,這項韓美貿易協定簽成後,一年可為南韓帶入將近150億美元的貿易額,李明博為了拚經濟,還是弄得灰頭土臉。
衛生署原本開放美國帶骨牛肉,卻連連內臟也闖關,其實台灣鄰近地區,香港、新加坡只進口去骨牛肉,日本限制更嚴苛,還要20月齡以下,大陸、澳洲還全面禁止美國牛,開放美國牛肉,恐怕也將掀起另一波政治風暴。
‧日本
(一) 2005/12/05 【日本:用政治決斷的方式重開美國牛肉進口】
日本政府近日確定方針,將在本月12日正式決定重新開放美國牛肉的進口。預計日本的超市、飲食店在聖誕節前夕就可以讓消費者品嘗到久違的美國牛肉。自從2003年12月美國發現瘋牛病病例至今,日本已經拒絕從美國進口牛肉達兩年之久。
據稱,日本內閣府食品安全委員會將在8日就美國牛肉的安全性對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進行答辯,以說明“生後不滿20個月的美國小牛,在去除危險部位後,在安全性上與日本牛肉的差別非常小,可以不經過瘋牛病(BSE)檢疫直接進口”。相關政府部門也將在9日向執政黨進行說明。11日,日美將就進口條件達成協議,12日正式作出決定。然後日本派出食品安全和動物衛生專家前往美國,考察將對日本進口牛肉的幾個處理場。16日之前,日本政府會在國內9個地方召開會議,向國民解釋重開美國牛肉進口的具體考慮。
此間媒體指出,日本政府這般先做解禁決定、然後再向國民進行解釋的做法,根本原因是牛肉解禁問題已經成為日美間的政治問題,美國國會對日本的不滿越來越強烈,日本政府急于解決這個影響日美關係的問題,于是以近乎“政治決斷”的方式作出了解禁決定。不過,已經有輿論指出,日本政府如此行事的結果是:雖然可以討好美國、消解美國議員的怒氣,卻不得不開始面對國民的怒罵聲了。
(二) 2005/12/13 【日重開放美國牛肉 台灣:還不急】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將有條件再度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包括吉野家在內的日本廠商,現在已經打算再度進口,不過台灣方面,儘管AIT透過管道進行施壓,衛生署表示,台灣現在不急著進口美國牛肉。
被限制了兩年時間,終於可以再吃到便宜的美國牛肉,日本民眾非常開心。日本民眾:「看起來沒問題,又便宜的話就會買(美國牛肉)。」
2003年12月,美國和加拿大接連爆發狂牛症後,日本政府下令禁止進口兩國的牛肉,經過不斷的磋商交涉後,日本終於點頭,不過規定,必須是出生20個月以下的小牛,並且要切除脊髓跟腦這些危險部位,有條件的開放美國牛肉進口。
聽到這個消息,消費者高興,日本的肉品業者更是開心,以牛丼飯聞名的吉野家以及燒肉店,現在都躍躍欲試。不過還是有不少日本消費者,對美國牛肉抱持懷疑態度。日本民眾:「還是很擔心(狂牛症),在疑慮沒消失前是不會買的。」
至於台灣,目前還沒有恢復美國牛肉進口,美國在台協會再度施壓,要求衛生署在12月下旬做出正面決定,衛生署的回應是,台灣還不急,會先瞭解日本同意解禁的相關評估,再研究什麼時候要開放進口。台灣進口美國牛肉,沒有時程表,也不會受到美方的影響。
陸、M2 我的解讀觀感
在各國際間都無意議下禁止了美國牛肉之際,相對的宣佈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國家,所引起的國內分爭,針對開放進口的國家,我相信很多都有利益上的考量在,不單就是進口牛肉而已!
透過駐外記者的報導,可以方便了解國際間所發生的事情,或許一開始就是別國國家所發生的事件,有點置身事外的去報導,在報導中比較中立及輕鬆的方式陳述,但現今發生在國內,記者的報導角度及文筆下字,馬上就有感同深受及深表不滿!也因此在整起事件,會像雪球一樣越來越大,一部份是媒體的反覆報導,一部份來自於社會人民的情緒加持!
我的關點是不認同美國牛肉進口,我認為可以進口別國未受感染的牛肉,不需馬上要作美國進口牛肉,對於國人的憂慮必需加以考慮,並加以教導狂牛症及感染的模式,以免造成恐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